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民主促进会郴州市委:关于以国际视野和改革创新推动郴州旅游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3-18     信息来源:民进郴州市委       作者:      字体:       (双击滚屏)

我市旅游业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具备从推动郴州经济发展的辅助产业转型升级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但纵向比,以主要客源市场珠三角为例,我市旅游业的高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旅游消费自然增长的结果,我市旅游产品对目标市场的吸引力却在下降;横向比,我市旅游业各项指数仍落后于省内的张家界和凤凰,尚未能形成全国乃至于湖南顶级品牌影响力。在新的形势下,郴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列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服务业转型的重要先导,就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以国际视野和改革创新来推动我市旅游业发展。

一、把握旅游发展新趋势,打造差异化、前瞻性旅游精品,抢占新一轮旅游竞争先机

近年来,我们在观光旅游无法抗衡张家界、在文化旅游无法媲美南岳、凤凰与韶山,独辟蹊径地推动生态旅游争得一定的份额,形成了东江湖与莽山以及汝城温泉等精品,但终究因为产业链条的不完整与品牌影响不够,没有成为省内一级目的地。建议:

1.挖掘资源特色,打造乡村游与休闲养生度假游精品。我市除拥有省内其他地市具备的山水生态与民俗资源外,还拥有气候、温泉、养生文化、湘南民居群等优势资源。应在进一步提升现有观光游景区的同时,把握旅游发展新趋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打造乡村游与休闲养生度假游精品,挖掘我市特色古村、临武碉楼、宜章古城堡、湘粤骡马古道等历史文化元素,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夯实郴州旅游发展的文化底蕴。

2.找准消费热点,延展拓深核心产品各个消费环节。周末近郊游已成时尚。乡村游不只是田园观光,还应包括民俗文化猎奇与农耕文化体验、土特产品尝与购买。郴州的寺庙、古村、园林花卉、水果蔬菜、风俗民情等各类资源极其丰富,围绕核心景区或核心产品,打造适合家庭老人、小孩参与体验,适合家庭采摘与现场购物的旅游功能辐射圈,就能在省内抢得乡村游先机。

二、以国际视野发掘郴州独特优势,打造国际化、地标式品牌,树立郴州旅游形象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但整个郴州旅游发展的定位仍是模糊不清、摇摆不定。先后提出建设“粤港澳后花园”,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形象口号经常变换,难以形成品牌效应。郴州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誉,但城市的建设、管理、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功能,远未达到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城市形象不清晰,知名度有限。国家级5A景区东江湖和4A级景区莽山,在珠三角有一定知名度,离一级品牌景区尚有较大差距。建议:

1.打造自然地理地标——中国的阿尔卑斯山。南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世界级的丹霞地貌、温泉之乡、基因宝库和有色金属带,是重量级的三江(湘江、赣江、珠江)源生态保护区,尤其是桂东、汝城、宜章部分高海拔向南开放的区域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现象,具备打造有世界意义的自然现象地标的条件,如果能进行世界现象级的命名,就能形成自然现象的世界级地标,扩大郴州知名度的同时,为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当前应把握张家界、凤凰等旅游产品正在老化,湖南旅游正在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的历史机遇,牵头并联合永州进行市际联合,在省级战略层面推出大南岭概念,条件成熟后联合赣州、韶关、清远进行省际联合,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出大南岭概念,共同打造国家级“大南岭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带”,共同打造南岭地理地标——中国的阿尔卑斯山。

2.打造人文健康地标——养生福地。养生养老与抗衰调养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的动机,郴州除拥有分水岭特有的气候、南岭丰富的物种与养生养老原材料外,更拥有独步全国的养生文化。挖掘神农尝百草、橘井泉香、寿佛养生等文化传承,开发部分高山少数民族的养生产品,改造包装一批长寿村落,整理郴州特色养生方式,培育一批养生养老项目,打造郴州旅游的人文健康地标——养生福地。

三、明晰战略规划,推进全域化、大协同建设,确保旅游可持续发展

郴州旅游尽管有统一的规划,但也是简单地罗列资源与就资源本身进行产品设计,缺乏将郴州市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的顶层设计。各县均进行了将自身当成旅游目的地的全面规划与产品建设,造成全市层面上的诸多产品重复建设,但又因为单独一个县的财力与人力及资源本身,均无法完成打造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最终形成各县旅游发展不尴不尬的局面。建议:

1.全市旅游产业一盘棋规划,集中人、财、物打造精品。改变过去各县区、各景区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准确布局各县旅游的功能与亮点,形成旅游城镇、景区、度假区、游客集散地、乡村休闲游、养生养老产品、夜间产品、旅游购物等各类产品合理布局的新局面。各县围绕新定位的重点与精品项目完善产业链深度开发,拉动经济发展。

2.全市旅游项目一张表调度,确保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管理、营销同步进行。准确把握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站在全市层面进行战略设计,根据各阶段旅游消费的特点与全市范围内的资源分布,按3-5年一个阶段,分步骤分阶段开发不同产品,形成每一个阶段的建设重点与营销重点,确保全市范围内每3-5年有新的产品与新的市场引爆点,确保全市旅游可持续发展。

3.全市旅游景点一张图指引,畅通线路和产业链节点,实现效益最大化。郴州市旅游现在基本上是以县乃至于以单独景区为运作单位,主要是以东江湖与莽山为运作单位,游客来去匆匆,尤其是莽山的广东游客,没有深度消费,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效应有限。建议:(1)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由市旅游局牵头引领,按照市场规则,组织各类旅行商,策划包装3-5条能串起全市大多数旅游资源的精品线路,进行重点推介,并围绕重点线路进行政策奖励与事件性营销,全面拉动国内外市场。(2)由市旅游局统一规划,根据郴州旅游的交通情况,建设2-3个旅游集散中心(比如郴州市、宜章县等),成为郴州旅游的进出口。并围绕旅游集散中心,设计精品的旅游动线(旅游线路),确保人流量相对集中,形成旅游开发的规模效应。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开发夜间演出、旅游购物、农业休闲、养生养老等各类产品,形成旅游产业链深度开发的带动效应。

四、成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合力

我市要在“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但旅游业是一个“多业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它涉及到39个部门,47个行业,单靠一个旅游局来推动,难度很大。市级旅游管理机构与职能界定不清,旅游管理的法治手段不健全、经济手段不到位、信息手段不畅通,对全行业缺乏宏观调控力。全市范围内,部门之间、产业之间、景区之间、地区之间合作不深,远未形成把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的合力。要创新组织形式,形成把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的合力。建议:

1.锐意改革,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借鉴江西、广西等地的成功经验,将市旅游局调整为市旅发委,市发改、财政、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建、城管、文化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兼职委员,参与旅游管理工作。过渡期可将现郴州市发展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调整为郴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类似于现有的市规划委员会架构),市直相关涉旅单位负责人和各县市区长为委员,切实将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旅发委组织实施旅游规划与战略规划、线路包装与品牌推广、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性奖励与市场刺激、项目包装与招商、旅游氛围营造等各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发展旅游产业的合力。

2.成立郴州市旅游发展专家智库,强化人才支撑。旅游业改革创新需要高端策划、创新营销、高效管理人才。成立旅游发展高端人才专家智库,以高薪聘请专家、邀请参加论坛、开展课题合作、参与项目建设、安排挂职等形式,广纳国内外旅游业专家学者和旅游业界精英加入郴州旅游发展专家智库。为全市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产品开发、产业布局、扶持政策制定、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献计献策。

五、培育旅游龙头企业,设立投融资平台,发挥龙头企业与产业基金的市场主体与产业带动作用

我市旅游发展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缺乏旅游龙头企业,旅游自然资源、市场资源与人才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缺乏大力度的金融手段与资本运作手段。建议:

1.成立郴州旅游集团公司,培育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旅游龙头企业。由市政府发起,整合全市范围内国有优质旅游景区共同组建股份制公司,吸引国内优秀旅游企业参股并提供经营模式、经营人才,打造郴州旅游龙头企业,提质改造现有景区,开发建设新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的产业链条,推广郴州旅游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推动郴州旅游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整合全市政策性资金,强化旅游产业培育能力。把能投入到全市旅游产业以及景区范围内的有关扶贫、水利、国土、生态、交通等各类政策性资金,实行指标性拼盘,形成郴州市旅游产业培育基金,同时与国内知名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建立高效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基础设施配套、信贷、股权融资等服务。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